发表时间: 2022-08-08 17:05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吴镝 通讯员 王亚楠
8月6日,石景山区新增1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,该人员住址为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8号楼;8月7日凌晨,其同住人核酸结果呈阳性,楼内环境采样多点位呈阳性。根据市区专业部门研判,金融街(长安)中心城通街26号院5号楼、7号楼、8号楼划定为高风险区,实行“足不出户、服务上门”等封控措施;金融街(长安)中心城通街26号院1、2、3、4、6号楼和金融街(长安)中心54号院1、2、3、4、5、6号楼及地下商户划定为中风险区,实行“人不出区、错峰取物”等管控措施。
目前,小区只进不出,周边商铺、各单元门紧闭,警戒线拉起。街道处级领导带队,调配街道干部、社工、物业等100余人第一时间进驻做好服务保障工作。同时组织专业团队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,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。古城街道全体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正在有序进行。
即刻响应,启动24小时值守
古城街道第一时间启动突发疫情应急响应机制,主要领导带队一线指挥,联合区公安分局、新古城派出所、物业服务企业第一时间对高中风险区采取隔离措施,利用分楼栋微信群及时发声,确保居家居店人员在家中、店中静默,等待后续通知。组织主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突发疫情紧急部署会,精密部署,调配物资,安排医生,发放抗原……古城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立即组成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,迅速配齐工作人员力量,主要领导现场坐镇、指挥调度,坚持从快从严从紧从实推进中(高)风险区重点服务保障工作。
周密部署,分类分色“挂图作战”
古城街道第一时间进行数据排查预警,启动四个街道数据排查应急小组备勤,专人紧盯大数据派单,强化协作配合,加强与各社区沟通对接,形成整体合力,确保“随到随核,不漏一人”。进一步细化核酸筛查和抗原检测工作流程,科学制定检测工作方案,成立了9个摸排小组共21人进入高风险区加紧开展楼内人员情况摸排和抗原发放,详细核实居住人员信息、留存联系方式、标注特殊情况,实现分类分色“挂图作战”。
同时,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工作,先开展为期3天的区域核酸检测,迅速开设27个点位80道,调配单采管7000支、混采管1万支,全力做好区域核酸检测。
迅速行动,做好居民服务保障
为做好中(高)风险区居民的生活保障,古城街道拟定《致居民的一封信》,通过各楼宇微信群向居民、企业办公人员和商户发放,宣传疫情防控政策,引导大家主动配合开展核酸、居家观察等措施。临时组建了三支由30人组成的团队,紧急深入各楼层安装门磁,实时关注居民动态,了解居民需求同时,重启街道“24小时防疫热线”,做好居民答疑释惑。相关工作人员迅速摸排居住人员有无特殊困难情况和重点需求,按照“特事特办”原则,保障特殊人群就医购药等紧急需求,对部分老年人需要购买常用药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协调,保障中(高)风险区之内人员的正常生活。同时,与区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,积极建立多方联动机制,协调、配合其他事项,履行属地责任,做好服务保障,共同建立起坚实的疫情防控屏障。